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季即将到来,包括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国美互联网、网易考拉海购等电商陆续开启“618”大促。随着各大传统品牌的纷纷触电,以及品牌商品多年来在商品品质和服务上的口碑积累,品牌商品将成为大促期间消费者购买的主流商品。
然而,一箱同品牌的纸巾网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是实体店价的三分之一?一款看似一样的电视机价格相差千元,实则型号仅差一个数字?这背后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统计显示,目前“电商专供”产品品类丰富,主要“藏匿”于鞋服、箱包、家电、卫浴、纸品等日用品品类。
对此,长期从事电商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三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应当区别予以认定。
目前很多品牌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销售体系,为了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维护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于是将一部分商品作为电商“特供”。这些商品仅仅用于电商渠道销售,且价格偏低,但和实体店销售商品刻意拉开差距并做出价格区分。以家电为例,电商专供的存在,本质上就是那些传统家电厂家们为了解决线上、线下的矛盾冲突,不得不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布局。
姚建芳认为“电商专供”商品虽为统一品牌方生产,但也面临服务短缺问题。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里的“货”不仅仅指商品质量,也包括商品售价中包括的服务价值。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网购商品享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因此在服务体系上应差距不大。
而在产品质量上,“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仔细看会发现颜色、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实际上“电商专供”商品一般是价格较低而品质稍逊的商品,可以说“一分价钱一分货”。“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最后,姚建芳提醒广大电商消费者,“一分价钱一分货”,小心被“电商专供”套路了。遇到“电商专供”欺诈陷阱的,可向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show.s.315.100ec.cn)求助。(电子商务研究中心)